儿童脑瘫大部分来自婴儿脑损伤,婴儿脑损伤多为出生前后缺氧,先天性感染,婴儿高胆红素血症或其它危重疾病所致,各种原因所致的出生低体重儿发生脑损伤的比例较高,脑瘫是脑损伤中的一个类型,广义脑损伤亦包括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损伤可表现为行为神经发育落后,中枢性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视听障碍等。
对脑损伤儿干预开始的早晚,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在医院对新生儿缺氧,黄疸及它危重情况的救治,就是最早的干预,急性期过后,就应马上进行信息刺激及功能训练,这样的干预从新生儿期就应开始,如果错过了脑潜能最大,脑可塑性最强的婴儿早期,
不少脑损伤儿虽经功能训练可部分恢复,但常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从生后3个月开始干预的脑损作儿,绝大多数可回归到正常儿童的行列。只要医务人员及家长重视预防脑损伤儿出生,并对脑瘫高危儿的施行早期干预,完全可以阻抑脑瘫患儿继续增加的趋势,脑损伤遗留的其它残疾亦会大大减少。
除了以上提及的婴儿脑损伤因素之外,还有一些不易查出的因素,因此应仔细观察新生儿的一些表现,并经常与正常发育规律相比较,可尽早发现异常。如果宝宝较正常儿头围小或增长慢,前囟小或闭合早,颅骨骨缝重叠,有斜视,眼颤,视觉追踪不好,听觉定定向反应不好,2个月-3个月手仍经常握掌,6个月-7个月后扶站下肢交叉发紧或仅足尖着地,9个月--10个月不能用手指捏东西等,均可能是脑损伤,脑瘫的表现,都应及时就诊。如婴儿颅脑CT或核磁检查异常,视,听,体感诱发电位异常,更应定期检查发育状况,及时干预治疗。
对脑损伤儿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视,听及皮肤感觉这3个大脑的主要输入途径进行适当的信息刺激,对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三个主要输出表现进行比正常运动发育规律稍早一些的功能训练。
新生儿期即可在婴儿觉醒时用鲜艳的玩具和父母与之说话的笑脸,引导其向各个方向注视,对视觉追踪不好的更应加强这方面训练,父母说话的声音是最好的听觉刺激,每日应多次与婴儿说话,对听觉定向反应不好的,可加带响玩具或放有豆子的塑料瓶等进行声音刺激,用温暖的手抚触婴儿全身的皮肤,加上轻柔按摩可促进脑损伤康复。
要注意的是,无论任何被动训练,仍代替不了主动运动,千方百计诱导患儿正确的主动运动及多说话,是脑损伤康复治疗的精髓。